雅康高速地處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過渡段內(nèi),路線全長約135公里,總投資230億元,全線有129座橋梁,44座隧道,橋隧比高達82%,是目前四川省乃至全國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被業(yè)界專家稱為筑路工程界的“珠峰”。
雅康高速公路的建設(shè),面臨著安全、經(jīng)濟、生態(tài)、便捷等一系列重大技術(shù)經(jīng)濟問題的挑戰(zhàn),工程施工極其困難。但就是這樣一條難度指數(shù)五顆星的高速公路項目,卻在建設(shè)者們的艱苦施工中,取得了一個個不菲的突破成績,讓天塹變通途。
一條9公里便道,二十四道拐
繼今年9月雅康高速公路瀘(定)康(定)段C17合同段大杠山隧道左線貫通后,11月我們又迎來了好消息,大杠山隧道右線與進口接應面在k112+326.5處實現(xiàn)了全隧貫通。雅康高速全線中最難的節(jié)點工程——約28.7公里的隧道群,匯集了一批施工難度巨大的特長隧道,大杠山隧道就位列其中。雅康高速大杠山隧道是雅康高速公路瀘定至康定段隧道群中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左線全長4730米、右線全長4723米,隧道口在海拔2016米的懸崖上,這是建設(shè)者們做夢都想不到的艱難。
要進行隧道掘進施工,首先得修通G318國道至隧道口的便道,解決出渣、水泥、鋼材的運輸問題。于是,中國版“史迪威公路”的二十四道拐就出現(xiàn)在了雅康高速C17標段處。這個二十四道拐,就是為了雅康高速大杠山隧道施工而修建的施工便道。
光是一條便道,就能窺得大杠山隧道施工的不易了。更不要說,在打隧道的過程中遇到的那些艱辛困苦。工人們住在六百米高的山腰處,從山腳走到洞口的駐地,9公里的路途上萬個腳印,仿佛孤膽英雄,要飛向更遠的天空就需要翻山越嶺一般,迎接開鑿的挑戰(zhàn)。
破洞二郎山,刷新國內(nèi)公路隧道榜
雅康高速2014年正式開工,而13.4公里長的二郎山特長隧道因施工難度大,提前于2012年開工建設(shè),一條隧道便耗時五年。2017年9月26日,全長13459米的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正式貫通,15分鐘即可穿越二郎山。這是目前我國已建成通車的第五長公路隧道,也是全國建成通車的高海拔地區(qū)、長度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
二郎山特長隧道是雅康高速全線控制性工程,隧道位于8度高烈度地震區(qū),地質(zhì)條件極其復雜,災害多,隧址穿越13條區(qū)域性斷裂帶,被譽為川藏第一隧。為保護大熊貓棲息地,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從斜井從主洞反向施工。二郎山隧道的施工過程也是充滿了艱難險阻,從雅安到康定的溫差達到10攝氏度,且全線氣候多變,尤其是二郎山的陰陽兩重天,以及長上坡和長下坡;高邊坡、隧道群及雨雪對后期運營維護提出了永久挑戰(zhàn),尤其是修建過程中的地質(zhì)災害為維護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
跨越大渡河,成就“川藏第一橋”
全長135公里的雅康高速,控制性工程(重難點工程)主要是“一橋一隧”,“一隧”即二郎山特長隧道,“一橋”則是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
這座投資10億元、耗時5年建設(shè)的超級工程,于10月1日完成最后幾十米混凝土路面的澆筑施工,具備了通車能力,為雅康高速今年底提前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興康特大橋是一座建設(shè)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帶、復雜風場環(huán)境下的超大跨境鋼桁梁懸索橋。全橋長1411米,主跨長1100米,為四川第一跨徑懸索橋。這個大橋跨越鮮水河、龍門山等三個地震斷裂帶,山體巖層破碎,隨時都有塌方的可能。且施工場地狹窄,材料進出場十分困難。因其施工難度大,建設(shè)要克服很多世界難題,也被稱作“川藏第一橋”。
向建設(shè)英雄致敬
川藏高速公路的建設(shè),是我國繼青藏鐵路貫通后,通往拉薩的第二條快速通道。該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由于沿線極為奇特的風光,有望成為世界級的自駕游天堂。川藏高速公路的修建還將大力促進川西南經(jīng)濟圈的發(fā)展,對開發(fā)沿線礦產(chǎn)、旅游資源,推動川藏區(qū)域經(jīng)濟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還將起到重要作用。是穿越蘆山和康定地震災區(qū)的生命大通道、內(nèi)地進入藏區(qū)的經(jīng)濟大動脈。雅康高速公路已基本實現(xiàn)了全線洞通,我們致敬那些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們,使這進藏的大通途通車在即。